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倡导各国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过程中大力推动能源转型,支持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努力实现2050年净零碳排放目标。


新能源矿产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参考世界银行2020年5月发布的《气候变化行动所需要的矿产资源:清洁能源转型的矿产耗用强度》,以及国际能源署2021年6月发布的《关键矿产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报告,新能源发展所需的矿产(简称“新能源矿产”)是指在风电、光伏、核能、电动车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直接为能源生产或转换提供所需基础原材料支撑的重要矿物的总称。


图片


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以智利、秘鲁、刚果(金)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资源民族主义盛行,叠加全球资源治理“集团化”,导致这些矿产国际竞争更为激烈。笔者认为,为巩固、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并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顺利实现,必须要维护这些矿产的供应安全。



那么,新能源的发展为什么少不了矿产呢?目前,我国矿产的开发和应用有何难题?未来,如何才能保证供应?


01


新能源矿产需求将迎来“井喷式”增长


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拉动新能源矿产需求快速飙升。据国际能源署2021年《关键矿产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报告,由低碳能源技术驱动的能源系统的矿物需求将远超化石燃料能源系统,预计2040年全球新能源矿产,如锂、钴、镍等需求将比2020年增加6倍,特别是用于电动汽车和电网存储的矿物需求将至少增长30倍。世界银行2020年《矿产品促气候行动:清洁能源转型的矿产消费强度》报告同样显示,要实现全球温控2度目标,部署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以及储能,预计2050年将需要5倍以上的新能源矿产。可以预期,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进程加快,未来围绕新能源矿产的全球布局和竞争将愈演愈烈。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对新能源矿产需求则更为强劲。据预测,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较2020年将分别提高9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分别增长2.3倍和7.5倍,新增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也将分别达到40%和90%左右。风电、太阳能及新能源汽车三大初具优势行业的强劲发展,将持续推动我国新能源矿产需求快速增加。据保守估计,2030年我国锂、钴、镍、铜等需求将较2020年增长1.1~3.5倍。而到2060年,在无可替代材料的情况下,多数新能源矿产需求将在2030年的基础上再增长20%~50%,部分甚至可能翻一番。



02


新能源汽车对矿产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核心矿产包括铜、钴、锂、镍、锰和石墨,其对矿产的使用强度远高于传统内燃机车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带来的是锂、镍、钴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矿种耗用量大规模增长。自去年起,镍、钴、锂、铜、铝等矿产价格集体上涨,几经反复让相关企业叫苦不迭,不得已以各种方式应对不同程度的原材料困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热的当口,能否拥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成为制胜要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更是大都围绕“锂”展开,甚至是由“锂”决定。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数条电池路线,如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等,都受到矿产资源的影响与制约。近年来,各国对锂矿的争夺热闹程度可与上世纪的金矿潮媲美,铜、铁等价格尚有大起大落,锂价格近年来却是暴涨与坚挺。而且,全球锂资源供给呈现出明显的寡头格局,行业集中度极高,数家巨头企业掌控着全球最优质、生产成本最低的锂资源,对中下游企业的影响更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和消费国,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必需品,狂飙且反复震荡的锂价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重大。受新能源汽车产业火热发展趋势影响,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碳酸锂及镍湿法中间品等原料进口量骤增。


全球关键矿产资源的获取越来越受到地缘因素的严重影响,关键矿产资源的争夺涉及国家层面的角力,比如美国已经准备着手修改法律条款以允许资助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矿产项目,而这些项目将专注于用于电动汽车的关键矿产供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认为,“未来随着清洁能源的大力推进,或将提升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相关的矿产需求与争夺,再加上国际资本利用自身优势和规则对新能源相关矿产炒作和控制,我国或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价格和安全供应风险。”此时,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已经屡被提及。


03


开矿急不得


最近矿产行业就出了一则大新闻。


瑞典发现了欧洲最大的稀土矿床,含有超过100万吨稀土氧化物。


欧洲人乐观地估计,这一发现会帮助欧洲减少绿色转型过程中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尤其是对中国的依赖。


但是瑞典国有矿业公司LKAB的CEO说,需要等待10~15年时间,这些原材料才能进入市场。


这则新闻也揭开了一则残酷的事实:


无论是谁(包括中国),想要实现能源转型,未来都可能面临矿产资源紧张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矿太慢太慢了。


国际能源署统计了2010-2019年,全球矿产的平均前置时间为16.9年。


也就是一个矿从勘探、规划、建设到投产的平均时长。


澳大利亚的锂矿开发快,也需要4年,红土镍矿(比如印尼的)则需要19年左右。


一个人从今年开始生孩子,另一支队伍同时去勘探。等到孩子上大学,这一个矿能开出来。


就是这么慢,急不得。


如果照碳中和目标推进的话,即便是我们中国,有一些稀土资源已探明的储量都会存在明显缺口。

,

新2最新线路www.m10086.com)实时更新最新最快的新2手机网址、新2代理手机网址、新2会员手机网址、新2足球网址。提供新2足球注册和新2APP下载,新2APP包含新2代理手机登录线路、新2会员手机登录线路、新2备用手机登录线路、新2手机版登录线路、新2皇冠手机登录线路及网址。

,


比起满世界找石油,接下来的40年,中国需要满世界找矿。


04


我国新能源矿产供应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我国新能源矿产供应面临国内资源禀赋不足、境外供应风险加剧等诸多挑战。一是国内资源家底薄弱,镍、钴、铜、铝、锰、铬、锆、铍、铂族金属等资源储量全球占比不足5%,锂仅7%,对外依存度持续走高。其中,镍、钴、锆、铍、锰、铬、铂族金属等对外依存度已超80%。二是境外资源分布和生产高度集中,尤其是锂、钴、镍、锰、铬、锆、铂族金属等,资源储量和产量前三位国家全球占比超60%,且多为生产环境不稳定的国家。未来新能源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资源大国或将成为新的地缘政治热点,供应链风险日益增加。三是国际治理体系复杂。美国在2019年主导建立“能源资源治理倡议”后,2022年6月又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瑞典和欧盟等国家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致力于建立强大负责任的关键矿产供应链,以支持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目前,美、加、澳等全球矿业“西方阵营”不断加强对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及产业链的控制。


另一方面,“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将迅速成为主体能源,其所必需的新能源矿产供应压力将越来越大,这对我国现行能源和“双碳”治理体系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发达国家已普遍开展了针对包括新能源矿产在内的关键矿物供应状况的重新审查和评估,并将其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和全球资源战略。美国甚至还在其能源部下设了矿产可持续发展部门,专门负责协调新能源与矿产事宜。我国长期一贯重视油、气、铁矿石等大宗矿产的安全供应,“双碳”目标下要尤为重视锂、钴、镍等新能源矿产的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新能源矿产安全保障的管理协调、规划及实施、勘查开发投资、回收利用、替代技术研发、产品应急储备、境外投资和国际合作治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评估的机制和政策体系,这就需要将新能源矿产纳入现行能源和“双碳”治理体系进行统筹谋划。



05


资源民族主义抬头推高了铜、镍、锂、钴等新能源矿产海外供应风险


为满足资源的新需求,中国五矿、紫金矿业等一批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投资海外权益资源,并取得丰硕成果。综合中国商务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等机构数据,截至2020年末,我国已在塞尔维亚、澳大利亚、赞比亚、阿根廷等66个国家共计投资了640个矿山项目,涉及铜、铬、锂、钴、镍等63个矿种,其中铜、镍、钴、铝、锂、铬等一批紧缺矿产的海外权益资源储量,已经超过国内查明资源储量。不过,全球资源民族主义抬头,近期正危及海外资源供应与矿业安全生产。比如,智利2021年批准了增加采矿税法案,根据铜价变化对矿业公司实施浮动征税;巴西提出提高铁矿石、铜矿、锰矿和镍矿的出口关税;印尼计划2023年停止铜矿出口,2024年停止锡出口;玻利维亚宣布将与企业建立战略投资联盟,政府占比在60%以上,国有公司控制锂资源的比重提升至56%以上;墨西哥国会下议院通过一项采矿立法修正案,所有锂合同都将接受审查。同时,近年来,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逐渐成为日益庞大利益相关方群体的优先考虑事项。此外,部分资源大国政局动荡,影响海外矿业投资安全。据英国智库监测数据,包括赞比亚、刚果(金)等在内,目前全球至少有34个国家呈现资源民族主义上升态势,加剧了海外资源供应的不稳定性。


与以往相比,近期资源民族主义从以往的主要分布在次撒哈拉非洲、拉美转为遍布全球各个区域,分布范围更加广泛,而且矿产品也由以往的能源矿产等为主转为铜、镍、锂、钴等支撑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升级所急需的紧缺矿产,并有强化升级的倾向。从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看,这些发展中的资源大国将会普遍加强矿产资源管控,资源民族主义还将可能会持续升级。


06


维护新能源矿产稳定供应的几点建议


从国际上看,2021年美国、欧盟等都在强化矿产资源供应链建设,确保关键矿产和原材料安全稳定供应。例如,美国发布了《供应链百日评估报告》,力争矿业产业链本土化;欧盟也成立了原材料联盟,并把稀土作为优先考虑事项,以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从国内情况看,2021年虽然主要矿产品和初级原材料产量普遍增长,但是这种供应增长有的是保供因素的推动,有的是价格高位运行的驱动,也有的是矿产品进口增加导致原材料产量增长。目前,我国经济韧性恢复将促进主要矿产品和原材料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面临的供应保障压力会更大,确保铜、镍、锂、钴等新能源矿产安全供应至关重要,建议: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新能源矿产勘查,增加国内资源储量。


对“卡脖子”的新能源矿产勘查要“高看一眼”,强化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查,优选可供出让的勘查区块,并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国内找矿。其实,加强国内找矿是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经济代价最小的手段。例如铜矿,2021年我国铜精矿进口较2020年增加1297亿元,加上精炼铜进口,两项资源进口加起来多花费了约1700亿元,以铜矿最高年份勘查投资56亿元水平估算,那进口多支付的费用也基本可用于国内30年的铜矿勘查。


二是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潜在资源转化为实际的供应能力。


结合我国新能源矿产供给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衔接新能源企业、矿业公司与科研院校在新能源矿产勘查-开发-冶炼-应用的技术前沿,重点解决深部勘查开采和高海拔地区资源开发的适用技术,以及高镁盐湖卤水提锂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通过培育资源安全保障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高海拔地区铜矿、锂矿等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促进约占我国2/3锂储量的盐湖锂资源及时转化为产品产量。


同时,建立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废铜、废太阳能电池板、废动力电池等废旧产品规范回收再利用,丰富资源开源路径,助力减轻原矿供应压力。例如铜,我国2020年前后的耗铜产品,将在2035年左右陆续进入报废期,并有望产生约400万吨/年的铜替代原料,需要国家对废铜回收加强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来缓解原矿供需紧张的矛盾。



三是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保障海外权益资源及时转化为实际的产能、产品和产量。


加大金融机构支撑力度,让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海外矿业投资重点项目开发在贷款利率、担保条件、融资额度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尤其要加大高挑战性地区资源开发的投融资支持力度,并简化海外并购审批流程,优化外汇审批手续,提高海外优良资源资产并购的能力和机遇。加大海外权益资源开发配套扶植力度,特别要在金融政策上就地建立冶炼厂提供信贷资助,并在资源回运时予以贸易政策便利,确保紧缺资源产品“产得出、运得回”。


四是与主要资源国建立政治经济互信,切实保护中资企业海外利益。


聚焦铜、镍、锂、钴等紧缺矿产,组织编制海外资源开发专项规划,鼓励通过国际合作,积极规范地建设海外资源基地,全面提升海外资源保障能力。从当前全球资源分布、需求和投资环境情况看,中部非洲、东南亚和中亚等周边国家、拉丁美洲,是海外资源基地建设的重点地区。


针对资源所在国的国别风险和政策风险,在资源所在地建立中国企业“协会”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与所在国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必要时通过驻外领事馆与政府交涉,由政府出面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在条件成熟时可将企业的投资合作上升为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实现互信互惠和共赢。精准对接国内去产能与资源国产业链本土化要求,加快国内冶炼先进产能向几内亚、印尼等国转移,推动矿业产业链深度嵌合,切实回应当地产业链本土化这一核心诉求;同时,更加注重推进可持续和负责任的矿产开发,主动发布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信息,减少来自社区环境、劳工、安全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阻力。


五是重视储备体系建设,形成适合中国特色的储备模式。


首先,根据储备成本、风险概率、储备效益以及国力可承受程度,优先考虑钴、镍等紧缺性资源,以及重稀土、铟、锗等未来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的战略金属储备;其次,在一定条件下,适度储备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铜、镍等矿产品。根据各矿产的战略地位评级,从保证供应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高度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专项储备与民间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建立包括实物储备、矿产地储备和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储备相结合的储备体系,例如紧缺的镍、钴等矿产品,可优先安排实物储备。


六是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治理体系变革,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平抑能力。


充分利用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产业配套体系完整等方面的优势,以国家政治外交影响为依托,积极加入或对接全球战略性矿产的已有治理机制,如矿业、矿产和可持续发展政府间论坛、采掘业透明度倡议等,强化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协同作战能力,为我国在制定全球治理规则、创新治理工具、参与并引领全球矿产资源治理提供有利的主流语境,提升我国在全球矿产品市场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


筹划并牵头在我国一线城市建立全球性锂、钴、稀土等新能源矿产品交易所,确立我国新能源矿产的世界地位和全球性话语权。完善监测预警机制,系统开展各国资源民族主义监测预警和矿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价,建立监测预警报告制度,完善政策池工具箱,强化应对国际重大冲突资源安全预警能力。


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结合我国“双碳”目标、产业发展规划与新能源矿产资源战略布局,摸清不同时段的矿产品需求量、国内资源储量、循环回收潜力,以及全球生产供应形势和贸易格局,精准研判国际形势,动态评估供应和价格风险,严查恶意操纵价格行为,避免“卡脖子”矿产品价格因“大起大落”而拖累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


此外,需要密切跟踪主要国家的新动向,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主动维护资源市场繁荣与稳定。




来源:中国矿业报,观剡财经,酷玩实验室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Allbet声明: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与本平台无关。转载请注明:新能源发展少不了矿产,需求井喷背后暗藏诸多难题,怎么办?
发布评论

分享到:

超市折扣香肠「无发票」 民众质疑:为团购业绩│连锁超市│香肠礼盒│促销│TVBS新闻网
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